催化、光電轉換材料重大研究計劃2018年度項目指南公布
催化、光電轉換材料重大研究計劃2018年度項目指南公布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部分重大研究計劃2018年度項目指南,其中包括面向能源的光電轉換材料重大研究計劃和碳基能源轉化利用的催化科學重大研究計劃兩項。【碳基能源轉化利用的催化科學重大研究計劃】
核心科學問題
1. 催化劑固體表界面局域原子和電子結構的設計與構建;
2. 碳基載能分子在表界面的選擇活化和定向轉化;
3. 催化劑固體表界面特性與環境和外場的相互作用機制及調控規律。
2018年度重點資助研究方向
本重大研究計劃前期主要以培育項目和重點支持項目的形式予以資助,在要求和資助強度上有所不同。對探索性強、選題新穎的申請將以培育項目方式予以資助;對具有原創性、有一定工作積累、有望取得重要突破的申請將以重點支持項目的方式予以資助。鼓勵材料、物理、工程等來自不同學科的研究隊伍共同參與申請。本年度擬重點資助以下方向:
1.涉碳化學鍵(如C-H和C-C等)催化活化的機制。發展通過催化劑表界面結構調控以提高催化特性的新方法;研究甲烷等低碳烷烴活化直接獲取液體燃料和化學品的新途徑;探索電磁等外場對催化過程的強化新機制。
2.C-C鍵形成的控制及合成氣轉化的新概念。研究催化劑表界面原子結構及缺陷態的調控規律和反應分子(如CO和H2等)在催化劑上的吸附、擴散和反應機理,探索C-C鍵形成和增長的控制策略及機制。
3.碳基小分子電催化轉化的新探索。研究碳基小分子電催化活化轉化的新材料和新機制,著力提高催化選擇性與過程效率,實現電能向化學能的轉換;鼓勵中溫高溫和非貴金屬催化體系中碳鏈增長的電化學研究。
4.催化表界面表征與理論模擬的新方法。發展適合于上述研究方向的催化反應原位-動態環境和涉及外場作用條件下對催化表界面和反應中間體(如自由基等)進行高時空分辨和高靈敏表征的新技術和新理論;建立催化理論研究的新方法,注重催化反應的表征、動態模擬和動力學研究。
2018年度資助計劃
2018年度擬資助培育項目10-15項,直接費用平均資助強度為80萬元/項,資助期限為3年,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擬資助重點支持項目3-4項,直接費用平均資助強度為300-400萬元/項,資助期限為4年,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
【面向能源的光電轉換材料重大研究計劃】
核心科學問題
1.光-電/電-光轉換基本過程與原理;
2.、穩定光電轉換材料的理性設計與可控制備;
3.光電材料與器件中的結構和表面界面。
2018年度重點資助研究方向
2018年擬在如下五個方向進行集成,以集成項目的方式進行資助,以組建優勢互補科研攻關隊伍,實現跨越發展。
1.光電轉換的無機半導體微納材料與器件;
2.氧化鋅及寬禁帶半導體單晶制備與發光器件;
3.面向電致發光顯示的高性能純有機發光材料;
4.印刷有機電子關鍵共性技術與核心材料體系;
5.面向能源材料光電轉換過程的核心共性機理。
2018年度資助計劃
2018年度擬資助集成項目5(4+1)項,前四個方向的資助項目直接費用平均資助強度約為1200萬元/項,第五個方向的資助項目直接費用平均資助強度約為300萬元;資助經費由指導專家組和評審專家組根據評議情況確定額度;資助期限為3年,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